中國本月19日公佈3季度GDP增長6.9%,如預期跌破7%,因此公佈之日並未為市場帶來壓力,且數據仍優於預期。雖然整體經濟增速持續放緩,但需要重視的是結構上的調整。
產業結構在繼續優化,由工業主導轉向由服務業主導的趨勢更加明確,第3產業占GDP的比重達到51.4%,比去年同期高出2.3個百分點,服務業生產總值年增長8.4%也高於整體GDP增長率,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到58.4%,消費升級的投資概念是個長期趨勢。
此外,在中國中央「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」政策的推動下,中國的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經濟快速崛起。今年1-9月份,網上零售額增長將近40%,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翻倍增長;在工業結構中,1-9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達到10.4%,比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高出4.2個百分點。
在整體經濟規模基數愈來愈龐大的情況下,中國的增長率逐漸放緩誠屬正常,無需過度耽憂,反而更需要抓緊在經濟結構改變所預示的投資機會。
我們預期在維持經濟穩定增長的目標下,利多政策將持續推出,近期利多除了產業扶持政策之外,包括中國人民銀行(大陸央行)推廣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,即便此舉並不意味著中國式的QE,但對股市而言是系統性利多。
此外,人行日前表示,中國股市經歷了數輪調整,目前調整已大致到位,夯實了多方做多信心;而先前已低持倉的私募基金,近期加碼押注修復行情,A股上演增持洶湧回購潮。
散戶方面,兩融餘額已快速回升到近萬億的水平,雖然21日大盤出現短期獲利回吐賣壓,但上證指數自10月以來仍反彈8.7%,深證指數上漲9.3%,創業板指在20日大跌的情況下,仍上漲了12.6%。
短線來看,滬指在連升400點之後遇60日均線反壓,回調在所難免,但近日兩市成交均在兆元水準,各類利多不斷累積,在流動性寬鬆之下,預期五中全會期間行情仍將持續。
港股方面,在中國「十一」長假期間已隨外圍股市上漲,恒指10月以來累升10.3%,國企指數上漲12%。觀察EPFR資金流向,截至14日的1周,約有2.9億美元少量資金流入中國/香港股市(剔除中國本地基金),為近4個月內最大單周資金流入;海外追蹤A股的ETF約1.9億美元資金流入,為連續第5周淨流入。
近1個月,看貶人民幣的拆倉熱錢持續流入香港,為維持7.75港元的強方兌換保證,香港金管局近半月累計注資1,191億港元,相信有部份資金轉戰股市,為市場帶來動能。
人民幣在8月11日調整計價方式後引發市場賣壓,但近1個月在人行干預下已逐步回穩;另一方面,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報告改變措辭,雖然仍指人民幣匯率低於合理的中期估值水準,但立場似乎也因人民幣匯價改革而有所軟化,美方並在有條件之下支持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,此有助於IMF在11月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(SDR)的投票。
若能成真,人民幣的確不存在長期大幅貶值的條件,而今年以來中國資本流出超過5千億美元的情況將不復見,甚至在信心修復的過程,資金將重新回流,此為未來影響市場走勢的主因。
下周10月26日中國將召開18屆五中全會,主要議程之一是研究關於制定「十三五」規劃的建議。多家機構認為「十三五」規劃對資本市場是整體性的主題投資機會,與「十三五」規劃相關的環保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4.0、開放二胎、促進產業及消費升級、國企改革及稅改等議題,將持續成為市場資金的聚焦。(工商時報)
2015年10月22日 04:10 永豐金資產管理(亞洲)有限公司基金經理 陳培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