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08.03

       随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,税收事业发展面临着促进税收制度改革完善、推动税收征管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情况,也给地税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。去年以来,税务总局深入贯彻落实《深化国税、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》要求,进一步加强对地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,持续推进国税、地税合作,调动国税、地税两个积极性,发挥双方资源优势,推动地税事业加快发展。

理顺征管职责着力完善地方税体系

       近年来,全国地税机关开拓进取,扎实工作,为税收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随着税收事业发展、税制改革特别是营改增的全面推进,国税、地税部门征管工作量不平衡等问题逐步显现。

       为此,税务总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认真参与环境保护税等税收立法工作,全面实施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,优化调整相关地方税收政策措施。同时,结合税制改革,考虑税种属性,不断完善其他地方税和共享税制度,着力完善地方税体系,有力地保障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。特别是在《方案》中明确,将依法保留、适宜由税务部门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、政府性基金等非税收入项目,由地税部门统一征收,健全地方税费收入体系。

       在完善税制的同时,税务总局还注重加强对地税机关分税种规范化管理的指导,先后制定出台了煤炭资源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耕地占用税和车船税等4个税种的管理规程,统一明确了税源管理、申报管理、减免税管理、退税管理、风险管理和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等事项。在此基础上,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的管理,为促进地税机关业务规范化奠定了基础。今年4月,税务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制发了《关于营改增后契税、房产税、土地增值税、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问题的通知》,对营改增后契税、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计税依据问题进行了明确,使其与增值税政策衔接更顺畅。

深化国地税合作提升地税管理服务水平

       《方案》要求,发挥国税、地税各自优势,推动服务深度融合、执法适度整合、信息高度聚合,着力解决现行征管体制中存在的突出和深层次问题,不断推进税收征管体制和征管能力现代化。为贯彻落实改革要求,税务总局进一步深化国税、地税合作,今年1月1日,在合作规范1.0版试行取得成效的基础上,升级为2.0版,7月1日再次升级为3.0版,合作事项增加至51个,有力地推动了国税、地税在更广领域、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持续深化合作,不断提升地税征管和服务水平。

       联合办税,促进办税便利化。税务总局实行办税便利化改革,推动国税、地税创建联合办税服务厅。上半年,全国联合办税服务厅总量达到7079个,其中,2180个国税局办税厅设置了地税办税窗口,国税、地税共同进驻1780个政府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税窗口,联合办税窗口累计超过3.5万个。同时,进一步丰富联合办税方式,北京、内蒙古、浙江、山东、广西等15个省(区、市)实现联合网上办税,青岛、深圳等地还联合提供移动办税服务,有效缓解了地税局实体办税厅的压力。

       征管互助,破解地税征管难题。全面实施营改增以来,税务总局推动国税、地税合作征收税款。一方面,国税局在代开发票环节代地税局征收地方税费。 2015年各地国税局共代地税局征收地方税费275.82亿元,今年上半年代征相关地方税费164.66亿元。另一方面,营改增后由地税局代国税局征收二手房交易和个人出租房屋增值税。国税局共派驻8000多人到地税局现场指导,培训地税干部3.8万余人次。同时,国税、地税部门还协同实施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,推动国税机关向地税机关及时传递房地产行业增值税及相关信息,加强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管理,推动地税机关由“以票控税”向“信息管税”“合作征税”转变。

       信息共享,强化涉税信息应用。进一步推动国税、地税共享内部涉税信息,联合采集第三方涉税信息,拓宽了地税部门的信息来源渠道,提高了地税征管服务效率。今年上半年,各地国税局、地税局已共享信息150亿条,联合采集第三方信息6.82亿条。双方利用共享信息联合开展风险应对,增加地方税收30.6亿元,通过联合开展税务稽查,增加地方税收39.57亿元。各地国税、地税局还强化涉税信息外 ​​部应用,通过建立“银税互动”机制,及时向金融机构联合提供纳税人信用记录。

       税收共治,构建税收保障机制。税务总局认真落实《方案》提出的构建税收共治格局的要求,积极推动地方人大、政府制定出台税收保障条例或办法,推动构建税收共治格局。近日,河南省政府发布政府令,颁布《河南省税收保障办法》。目前,山东、青岛、海南3省(市)由省级人大出台了税收保障条例;河北、辽宁、江苏等18个省(区、市)由同级人民政府出台了税收保障办法;北京、天津、内蒙古等12个省(区、市)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发文件提出相关要求。

加强信息采集构建分税种风险指标体系

       地方税税种较多,税源分散,征管难度较大,多依赖于相关部门的协查把关和第三方信息。为推动地税部门更好地采集并利用第三方信息,夯实信息基础,实现信息管税,税务总局专门制发指导意见,明确了地税机关需要从第三方采集的68大项1006小项信息。 2015年,各地开展第三方信息采集与应用成效明显,仅利用从国土资源部门取得的土地信息,就查增应税土地面积11.65亿平方米,查补入库城镇土地使用税56.18亿元。

       2016年2月,税务总局与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通知,推动实现房地产主管部门向地税部门共享纳税人家庭住房情况;4月,税务总局与民政部联合发文,明确民政部门向地税部门共享纳税人婚姻登记信息,并将其应用于个人住房交易税收征管中,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,防范税收风险。此外,根据地税机关的需求,税务总局还将地税机关业务信息化建设纳入金税三期工程统一规划,解决了存量房评估、以地控税等地税特色管理软件与金税三期工程的衔接问题。

       风险管理是财产行为税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。为进一步加强财产行为税风险管理,税务总局专门印发通知,并同步编制了《财产行为税风险指标(1.0版)》,建立了9个税种53项风险指标库,明确了城镇土地使用税、房产税、土地增值税和存量房交易税收风险管理等重点风险管理事项,指导各地构建和完善分税种风险指标体系。 2015年,仅通过完善存量房交易税收评估系统,健全存量房交易税源数据管理制度,地税机关就实现调增税收收入161.82亿元。

建立问题清单增强政策执行统一性

       2014年底,税务总局专门印发指导意见,进一步加强对地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,要求建立地税机关请示税收政策问题清单管理制度,对纳入清单的问题明确责任单位和答复时限,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答复,增强税收政策执行统一性,做到答复一件销号一件,确保件件有着落、事事有回音。对地税机关通过报送请示反映上来的诉求,税务总局按季度进行收集、分析和限时办理。今年以来,地税机关共提交税收政策问题42份,已经答复35份,7份正在办理答复。

       税务总局还建立了地税机关联络员制度,畅通信息交流渠道。先后在江西、安徽、河南等地召开地税工作座谈会,了解地税重点工作推进情况,研究解决具体问题,听取地税机关对税务总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。围绕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和深化国税、地税合作等重点工作,听取地税机关的意见和建议。建立了全国财产行为税人才库,地税机关67名业务骨干入选首批人才库,通过强化业务培训和重大课题攻关,提高了专业人才业务水平。

       为充分借鉴地税工作先进经验,推动税收事业发展,税务总局创建了《地税重点工作动态》和《国地税合作动态》两份内部刊物,及时总结提炼、编发推广地税机关好的经验和做法,促使地税先进工作经验为全国税务系统所用,为实现税收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。

发布日期:2016年08月02日来源: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

相關服務項目

相關客戶案例

相關課程介紹